IWC朝向全面自製化 690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

Aug 16, 2023

萬國錶IWC 690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
690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直徑30mm/厚度7.9mm/振頻28,800 vph/紅寶石數27顆/動力儲存46小時/單發條盒結構/三支臂平衡擺輪/雙向自動上鍊系統/計時功能/零件數205件

當萬國錶IWC在2022年,將自製的69355自動計時機芯安裝在柏濤菲諾計時腕錶之後,這枚69000系列機芯,隨著系列錶款的逐步更新,達成取代通用計時機芯的目標。

放眼現今錶壇,沒有推出自動計時腕錶的品牌可說是非常稀少,因為即使無自製機芯能力,也有通用機芯可以選擇。但是現在已經是自製計時機芯大廠的IWC萬國錶(至少有三款機型),其實在1969年石英錶革命之前,反而幾乎沒有生產計時錶款,即使有也非常稀少,而且是懷錶。

所以當萬國錶在1980年替保時捷設計推出首款鈦金屬計時腕錶(型號IW3700),內部所搭載的自動計時機芯便是著名的ETA 7750,因為當時能夠選擇的通用自動計時機芯的確不多,除了ETA 2892加裝計時模組之外,另一枚則是經典的LEMANIA 5100自動機時機芯。

萬國錶IWC柏濤菲諾計時腕錶39
柏濤菲諾計時腕錶39,型號IW391502/直徑39mm 精鋼錶殼/時間指示、計時功能/自製69355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46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參考價NTD 220,000

隨後於1985年問世的達文西萬年曆自動計時腕錶(型號IW3750),由克勞斯先生(Kurt Klaus)所打造,在當時仍處於低潮的瑞士製錶業,克勞斯選擇使用ETA 7750機芯,搭載擁有82個零件、設計巧妙簡潔的萬年曆裝置,成為品牌最經典的錶款之一。甚至,隨後在1990年問世的小戰馬與1993年問世的大戰馬超複雜錶款,也都是以ETA 7750機芯為基礎加以改造,這足以看出機芯本身的設計優異,以及萬國錶精湛的製錶工藝。

但是在進入2000年後,也是瑞士製錶業再度進入輝煌的黃金時代,各大錶廠開始陸續推出自製機芯,原本大量採用ETA 7750機芯的萬國錶,便開始思考推出自有計時機芯,畢竟這也是消費者非常在意的一點。因此,在2000年與2005年,萬國錶分別推出自製的50000與80000自動機芯之後,萬國錶於2007年正式發表自製89360自動計時機芯。

但當時萬國錶將89000系列機芯的定位與價格設定較高,因此推出的新錶款並無法全面取代旗下的入門計時錶款,也因此廠方仍持續使用ETA 7750與少量的SELLITA SW500計時機芯,直到2014年才完成69000系列機芯的前期量產試作品。

萬國錶IWC 690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
69000自動機芯拆解圖。透過這張圖片, 我們可以發現69000系列機芯的結構。

這是萬國錶新世代的自動計時機芯,但是導入錶款的速度卻相當緩慢,直到2016年才首次搭載於工程師計時腕錶(69370機芯)上,而2018年則出現在葡萄牙計時腕錶之中(69355機芯),2019年廠方才將功能最完整的69380機芯(多了星期功能)運用在新一代的飛行員計時碼錶之上,最終在2022年將69355機芯運用在柏濤菲諾計時腕錶上,完成全系列錶款皆擁有自製計時機芯的目標(包含89000系列機芯)。

取代入門計時機芯

當69370自動計時機芯首度在2016年現身時,有部分錶友認為這是一枚重新修改自ETA 7750的計時機芯。因為69000系列機芯與ETA 7750機芯的直徑同樣為30mm,厚度則是7.9mm,其振頻為每小時28,800轉,動力儲存46小時,幾乎一模一樣的規格,很明顯是要用於取代ETA 7750機芯,讓旗下錶款無須大幅修改,便能無縫接軌。

導柱輪裝置
導柱輪裝置。69000系列機芯與先前的ETA 7750計時機芯相比,最大的差異之處,在於使用導柱輪裝置(紅圈處),不論操作手感或是視覺效果都略勝一籌。由於69355機芯省略了12小時計時盤,所以九點鐘位置下方的寶石軸承並無零件(綠圈處)。

從外觀來看,69000機芯的佈局幾乎跟ETA 7750相同,30分鐘計時盤位於12點鐘位置,但是恆動小秒針盤與12小時計算盤的位置剛好互換,從九點鐘位置更換至六點鐘位置,所以從這個小細節就能判別是使用那一款機芯,而且基本上走時輪系一旦更動方位,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更別說夾板上方還有複雜的計時結構,所以這是一枚全新打造的自動計時機芯。

從底蓋來觀賞機芯,可以發現69000系列機芯與ETA 7750機芯的最大不同在於,靠近錶冠與龍芯處,是導柱輪裝置,與ETA 7750的凸輪結構有所不同,因此使用者按壓計時按把的手感更為明確,結構的耐用性也能有所提升。雖然機芯採用凸輪結構,在長達數十年的使用過程中,可能也不會發生明顯磨損,但是操作手感與視覺效果,仍是導柱輪占有優勢。

另外,69000與89000系列機芯相同,都是採用傳統的水平離合計時結構,這或許是長久使用ETA 7750機芯所得到的心得。因為水平離合結構,在製造與維修方面,比垂直離合容易簡單,同時故障率也比較低。

萬國錶IWC 690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
69000機芯分解圖。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見機芯的零件與結構。由於功能不同,零件數自然有所差異,例如69380、69385的零件數達242枚,紅寶石軸承數也來到33顆,但是69355的零件數則是205枚,紅寶石軸承數則是27顆。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精密度較差,但是69000使用的是具有擺動齒輪的水平離合結構,這是在1887年Edouard Heuer所發明的設計,它是一個具有上下齒輪的零件,下層的齒輪連接機芯的四番車(秒輪),而上層的齒輪則靠近計時秒針輪(尚未接觸)。在啟動計時按鍵之後,(擺動齒輪)會在2/1000秒的時間內移動,讓上層的齒輪與計時秒針輪接觸,展開計時的動作。

而當我們按下停止功能時,上層的齒輪便會離開計時秒針輪,此時候計時的動作便停止。這項特殊的水平離合結構,與ETA 7750與多款計時機芯相同,所以比傳統的水平離合結構精準度都還要提高許多,計時秒針的延遲與抖動並不明顯,性能直逼垂直離合結構。

偏心螺絲微調裝置
偏心螺絲微調裝置。位於擺輪橋板上方的螺絲與Y字型零件,可微調擺輪運作的快與慢,算是簡便的微調快慢針設計,此外,機芯也通過五方位調校,擁有一定的準確度。

追求簡單與耐用

除此之外,69000機芯仍採用三支臂環形擺輪搭配偏心螺絲快慢微調裝置,與ETA 7750與SELLITA SW500機芯的設計相同,主要是追求結構簡單耐用,畢竟89000機芯採用螺絲微調擺輪與自由收放游絲,69000機芯也不方便跨越兩者在等級的差異,但是透過偏心螺絲微調裝置將機芯每日誤差值控制在天文台等級內,其實並不算困難。

原先的ETA 7750機芯採用單向自動上鍊設計,所以有一定的比例是在空轉,但上鍊效率已經相當優秀,不過在廠方的設計師眼中,仍需要改進。所以,69000機芯改採同樣具備雙向上鍊功能的棘爪式上鍊系統,其實就是精工SEIKO所採用的魔術槓桿(Magic Lever)上鍊系統,藉由自動盤與上鍊系統間的齒輪互動,迫使Y字型的棘爪零件以一勾一推的方式,轉動發條盒上的上鍊齒輪(同樣具有倒鉤),產生上鍊作用,所以每一次的轉動時,都能提供上鍊效率。

萬國錶IWC 葡萄牙系列航海精英計時腕錶
葡萄牙系列航海精英計時腕錶。本款腕錶內部所搭載的89361自動計時機芯,規格略高於69000系列,其動力儲存來到68小時,並使用螺絲微調擺輪,採用12點與6點鐘位置的雙計時盤設計,並具有日期窗。

相較於原本ETA 7750機芯所使用的單向上鍊結構的零件數較多,棘爪式上鍊系統的零件更精簡且耐用高,是與ValFleurier機芯廠合作下的產物。而隸屬於歷峯集團旗下的ValFleurier機芯廠,是集團內的主要零件供應廠與研發中心,萬國錶在開發新機芯也勢必會與這個機芯廠打交道,透過零件設計也可以判定機芯與ValFleurier機芯廠的關係遠近。

而隨著69000機芯陸續推出不同的機種,我們可以看出在機芯規劃之初,就將葡萄牙計時腕錶常用的雙眼計時盤(12點鐘與6點鐘位置分別為30分鐘計時盤與小秒針)考慮在內,所以不用像ETA 7750還要額外加裝小秒針輪系。另外,與ETA 7750相同的三計時盤設計並附有日期與星期的69380與69385機芯,就是專為飛行員系列所量身打造,這也是萬國錶旗下最受歡迎的計時錶款之一。

69000系列自動機芯錶款
IW380801

萬國錶IWC IW380801
IW380801。

這是萬國錶在2017年推出的工程師自動計時腕錶,內部搭載69375自動機芯,具有透明底蓋,錶徑42mm,不鏽鋼材質,目前已停產。

IW387902

萬國錶IWC IW387902
IW387902。

萬國錶在2019年推出搭載69380機芯的噴火戰機飛行員計時腕錶,本款採用青銅錶殼,錶徑41mm,通常69380機芯是搭配無透明底蓋款。

IW388104

萬國錶IWC IW388104
IW388104。

萬國錶在2021年推出新一代的飛行員計時腕錶,錶徑為41mm,2022年則推出43mm,兩個款式皆搭載69385機芯,並新增綠面錶款。

IW371620

萬國錶IWC IW371620
IW371620。

葡萄牙系列計時腕錶原先只提供皮錶帶,在2020年開始提供不鏽鋼鍊帶款,2023年則開始提供橡膠錶帶,錶徑為41mm,內部搭載69355機芯。

資料提供/萬國錶IWC (02)8101-8255
部分攝影/劉信佑
文/陳韋仁 141-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