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簡約之萃經典時計錶展 當優雅作為一種藝術形式

Jul 20, 2023

江詩丹頓簡約之萃經典時計錶展
江詩丹頓即日起至7月29日將於台北信義遠百A13概念店舉辦江詩丹頓簡約之萃經典時計錶展,展出錶款選自江詩丹頓廠內近1,600件的收藏,見證了品牌將形式上的純粹轉化為特色的傳承。

精算比例和追求和諧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透過形式上的純粹以及簡單明 嘹的線條。這份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特有的美學探索已然成為一種專注於本質的 素養,並且實際運用在滿足鐘錶創作以及製錶的複雜機械需求。在品 牌內部,這套極簡的鐘錶設計方法轉化為自然的優雅。在技術上它表 現在對超薄機芯的掌握,而對於細節的關注、精準平衡的材質以及巧 妙的構成則賦予了江詩丹頓的作品內斂卻又引人注目的外型。

優雅的概念是江詩丹頓力行的製錶核心價值之一。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這份 優雅幾乎是不言而喻地自然流露。品牌的錶款確實地散發出微妙而引人注目 的魅力,而此一對於純粹製錶的探索以及複雜錶款外型精髓的追求,來自於 一種形式與功能完美結合的巧妙化學反應。

這套鐘錶設計方法毫無疑問地啟發自20世紀初影響深遠的兩場藝術運動。建 築師華特·葛羅培斯於1919年在威瑪創立了包浩斯學院,學院的創立旨在為 新型態的社會生活奠定基礎,往後對藝術以及工藝界造成了偌大的影響。作 為創新實驗的絕佳環境,包浩斯試圖結合技術與美學、藝術與工業,由此追 求物品的功能主義所訴求的簡單性和耐用性。從此線條簡潔、適合新式工業 生產的純粹形狀遂取代了新藝術運動的渦卷裝飾。及至1920年代以後,此一 新藝術風格的裝飾又再度敗給了眾人對裝飾藝術的關注,裝飾藝術所追求的 秩序與對稱以及它嚴謹的幾何表現形式都意味著傳統古典手法的回歸。

製錶的目的是在為日常生活創造工具,因此像這般聚焦本質、致力於推動全 民美感的風格趨勢是我們所無法迴避的。更有甚者,在那個飛行與探險的開 拓時代,人們變得愈來愈迫切地追求機能性製錶以及面盤顯示極其精確的工 具用錶。由此鐘錶的結構和功能提升至一種嶄新的美學,而其中所創造的設 計符號往後也長期為江詩丹頓所沿用。

「這種追求製錶純粹性的理念在江詩丹頓是優雅的代名詞,它標 誌在品牌歷史的每個角落,然而在上個世紀初採用了一種更加精 確的形式,」江詩丹頓的風格與傳承總監Christian Selmoni解釋 道。「無論機構有多複雜、功能有多精密,它都展現出了一種由 簡入繁的鐘錶設計。江詩丹頓始終透過反映了當下趨勢的創作與 時俱進,品牌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地仰賴於我們能夠橫跨多變的 錶款風格演繹卻仍持續保有這份製錶精神——自從品牌於1755 年成立以來不斷如此。」

江詩丹頓簡約之萃經典時計錶展
江詩丹頓將極簡的鐘錶設計轉化為自然的優雅,在技術及功能上也不斷創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並透過精練的美學來裝飾鐘錶裡最複雜的機械零件。

江詩丹頓的百年歷史不僅在風格上代表了製錶業,對於鐘錶機械結構的演化 也是如此。錶廠的專業在此一領域獲得廣泛的認可,尤其是在優雅一如品牌 本身的超薄錶這一塊。儘管極其纖薄的錶款本身不屬於任何鐘錶複雜功能, 因為它們並未提供額外的機能性,但超薄錶仍然象徵著一種追求微型機械極 限的技術挑戰。江詩丹頓與「薄型」機芯的連結可追溯至18世紀後半創辦 人Jean-Marc Vacheron時期。包括1931年搭載了厚度0.94mm機芯的鉑 金懷錶在內,錶廠透過創下多項薄型紀錄將這項製錶技術變成了自己的「專 長」。

「我們可以舉出無數江詩丹頓的懷錶和腕錶——無論是簡單的還 是複雜的,它們透過超薄的外型在20世紀製錶業留下了永久的 印記,」Christian Selmoni 解釋道。「然而其中有兩枚機芯被 收藏家們視為鐘錶結構的里程碑。第一枚是1955年品牌成立二 百週年時研發的手上鍊機芯1003,它的厚度僅有1.64mm,幾 乎達到了古典機芯的物理極限。第二個例子是1967年推出、厚 2.45mm的自動上鍊機芯1120,這款往往被公認為史上最優美的 製錶結構之一。」

這兩枚機芯推出時以其前所未有的纖薄聞名,而1120機芯至今仍有簡單或複 雜的版本持續生產,由此延續了江詩丹頓此一悠久的超薄機械傳統。包含更 多近期的結構(1160、1170、1755和1731機芯)在內,這些超薄機芯象徵 了一個專業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技術的運用致力於形式的純粹。

LESS’ENTIAL鐘錶展裡的錶款選自江詩丹頓官方收藏的約1,600件作品,每款都是探索品牌本身風格的代表作。

從江詩丹頓持續生產至20世紀後半的懷錶再到腕錶款式,它們強而有力地傳 達出一種想要將機械結構融入精準設計與易讀機能的意圖。此一極簡製錶的 形式優美而典雅地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時代,展現了足以適應所有風格與素材 的能力。無論錶款採用了古典或是像跳時這般特殊的顯示方式,它們在追求 的都是同一個目標:透過簡約的美感來重新關注”LESS’ENTIAL”。

1. 玫瑰金懷錶 - 1824年

1824年玫瑰金懷錶
1824年玫瑰金懷錶,機刻銀質面盤,跳時顯示,時、分、秒分離顯示。

1824年,江詩丹頓推出了視窗式跳時顯示,它是所謂「規範式(三針一線)」錶款邏 輯上的延伸,同樣透過將時、分、秒分離顯示提升了精確性和易讀性。這項技術減少 了面盤上指針的數量,為創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反映在這款直徑49.50mm的18K玫 瑰金懷錶,它在錶款銀本色的面盤上安排了精緻的手工機刻花紋以及光面的分鐘與秒 鐘刻度。同款還採用了品牌研發的錶背鑰匙上鍊系統。

2. 黃白雙色金懷錶 - 1929年

1929年黃白雙色金懷錶
1929年黃白雙色金懷錶,配備全曆功能與小秒盤。

視窗式跳時錶款是1930年代初的代表性產品,當時不論是小時、分鐘還是日期都會採 用盤式顯示。本款將星期、日期和月份排成一線的全曆顯示本身就是一種鐘錶複雜功 能,這種功能又稱做美式曆象。此一顯示方式的好處是將中央的日期整合進分別位在 上下兩個偏心小盤上的小時、分鐘和秒鐘,由此實現了錶款極其簡約的外觀,其中低 調地放在機刻面盤底部的江詩丹頓簽名尤其突顯了這一點。同款採用了全機刻的黃白 雙色金錶殼,錶款反映了裝飾藝術強調簡單與工整線條的風格符號,大幅提升了錶面 顯示的易讀性。

3. 黃金/白金懷錶- 1929年

1929年黃金/白金懷錶
1929年黃金/白金懷錶,放射狀機刻紋銀色面盤,備有跳時顯示與神秘分鐘顯示。

以「美」為依歸的鐘錶複雜功能象徵了江詩丹頓格外重視的概念,尤其是透過跳時錶 此一形式,類似作品通常出現在面盤精緻的款式中。這種複雜功能很快就加入了神秘 分鐘顯示,就像這款1929年的”Chronoscope”,錶款乃是以Robert Cart於1920 年代後期取得的專利為基礎發展而來。這裡展示的錶款搭載了同型機械結構的初代版 本,這項機構之後也有轉用在腕錶上,它具備了簡單的小時視窗以及位在面盤邊緣 刻度開口的瑪瑙分鐘游標,簡潔的格局讓它廣為人知。這樣的顯示賦予了面盤自由發 揮的空間,在這情況下,精緻的放射狀機刻紋透過它簡約的美學傳遞出優雅的氣質。

4. 黃金”Airflow”矩形腕錶 - 1940年

1940年黃金”Airflow”矩形腕錶
1940年黃金”Airflow”矩形腕錶,電鍍面盤上設有小秒針,外型輪廓發想自越洋郵輪懸吊式露台的船頭樣貌。

這款帶有弧形錶殼的矩形腕錶被稱作”Airflow”,錶款參考了此一時期美國流行的 「遠洋郵輪風格」或是「摩登流線」運動。外型發想自當時越洋郵輪懸吊式露台的船 頭形式乃是它的特色。訴求低調幾何的包浩斯風格晚期的運動在建築、藝術,以及汽 車、飛機和日用品的設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其中同時也包含了鐘錶。本款在簡 潔中傳達了精緻的美感,錶款大弧度、無錶耳的錶殼以及大而易讀的面盤為手腕提供 了完美的人體工學。

5. 鉑金三問腕錶 - 1951年

1951年鉑金三問腕錶
1951年鉑金三問腕錶,採垂直霧面拉絲銀色面盤,並將三問報時滑桿整合於中殼上。

結合了機械專業以及訴求聲音清楚準確的音樂技巧,三問錶在製錶的世界裡象徵著一 個獨特的階級。在整個20世紀,江詩丹頓創作了各種三問錶款,它們都具備了這項 備受推崇又難以掌握的複雜功能,而且往往還要加上超薄這項額外的限制。這款直徑 37mm的鉑金腕錶是最精緻的一個例子,它帶有清楚的美學,搭載的JMV機芯厚度僅 有3.1mm,凡此仍舊無損於它卓越的音質。這只1951年的錶款採用了帶有飾紋的中 殼,三問報時滑桿巧妙地整合在中殼上,有效地隱藏了它內在的複雜性。此一經典錶 款僅生產了不到50只,其中又以鉑金款式最為稀有。

6. 黃金「驚喜」懷錶 - 1954年

1954年黃金「驚喜」懷錶
1954年黃金「驚喜」懷錶,邊長29mm,銀色面盤,飾有凸圓寶石的扣鎖。

這款18K黃金的「驚喜」錶款設計成邊長29mm、相當於小型打火機尺寸的錢包錶, 展現出江詩丹頓的製錶師創作日用品的巧思。Verger Frères是江詩丹頓的法國代理 商,製錶方面的創意素有聲譽,憑藉著雙方的長期合作品牌得以借重他們的專長生產 此類錶款。結合了兩家的強項,這只極其精緻的錶款幾乎是一件珠寶,直徑18mm的 機芯包覆在機刻錶殼內,錶殼配備了原創的鉸鏈開啟系統以及裝飾有凸圓寶石的扣 鎖。這款1954年的錶款具有低調的美感,銀色面盤上的金色指針讓它在這樣的尺寸下 依舊清楚易讀。

7. 黃金超薄紀念腕錶 - 1958年

1958年黃金超薄紀念腕錶
1958年黃金超薄紀念腕錶,直徑31.5mm,18K黃金錶殼,銀色面盤,機芯厚度僅1.64mm。

江詩丹頓決定在1955年品牌二百週年紀念之際,製作一款可以完美符合品牌纖薄與優 雅的鐘錶複雜功能,由此我們推出了一款超薄的18K黃金錶款。江詩丹頓精通超薄製 錶久負盛名,搭載在這款紀念錶上的1003機芯厚度僅1.64mm,多年來一直保有世界 最薄手上鍊機械機芯的紀錄。點綴有黃金棒狀時標的面盤反映了設計的純粹。本款二 百週年紀念腕錶直徑31.5mm,編號6099,具備馬爾他十字造型的「紀念式」錶耳。

8. 玫瑰金超薄“Disco-Volante”懷錶 - 1959年

1959年玫瑰金超薄“Disco-Volante”懷錶
1959年玫瑰金超薄“Disco-Volante”懷錶,配備刀鋒中殼與放射紋鍍金面盤,內部搭載纖薄的1003機芯。

隨著腕戴式錶款逐漸取得主流地位,這只懷錶是同系列的最後一款,錶款完全符合「 六〇年代」揮霍自由的時代風格。這款超薄玫瑰金錶款是義大利收藏家口中“Disco- Volante”腕錶的懷錶版本,它的特徵是人稱作「刀鋒」的斜面中殼,透過這樣的設 計來強調搭載了1003機芯的本款有多纖薄。1003機芯是江詩丹頓最富盛名的機芯之 一,長久以來都保有機械機芯的最薄紀錄。品牌的專業同時還完整體現在錶款的外裝 處理上,錶殼的拉絲打磨、錶圈的拋光以及鍍金面盤上的微妙光澤都充分傳達出江詩 丹頓在這一塊的技術。

9. 黃金方形錶款 - 1968年

1968年黃金方形錶款
1968年黃金方形錶款,採超薄18K黃金弧形錶殼與垂直霧面拉絲銀色面盤,為首批搭載1120機芯的錶款之一。

在1955年推出1003手上鍊機芯並創下厚度1.64mm的紀錄之後,江詩丹頓持續發展我 們在超薄錶領域的製錶實力。下一個目標是要在自動上鍊機芯方面達到同樣的技術成 就。1967年這項挑戰成功了,另一枚優秀的機芯1120以僅僅2.45mm的厚度刷新了品 牌紀錄。如此非凡的技術讓江詩丹頓得以激發創意,致力於打造出在纖薄之餘同時兼 顧了優雅的錶款。這款可以追溯至1968年的18K黃金款式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它是首 批搭載1120機芯的錶款之一,採用略帶弧形的方形錶殼和小型的三角錶耳,面盤清楚 易讀。

10. 黃金花式方形錶款 - 1970年

1970年黃金花式方形錶款
1970年黃金花式方形錶款,黃金鍊帶的米蘭織紋與面盤的一角互相重疊,展示其顛覆傳統的大膽與創意。

這只引人注目的黃金錶款乃是一款女錶的試做型,最早於1970年在日內瓦的"Montres & Bijoux”展覽中推出。作為「鐘錶與奇蹟」的早期前身,這項創辦於1942年的國際 知名鐘錶活動讓各家錶廠得以充分展示他們在製錶以及珠寶藝術方面的專業。錶界各 大品牌競相以最奢華的設計來展現他們的大膽與創意。江詩丹頓這只翻玩了傳統圓錶 對齊方式的錶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裡的手鐲連到一條手銬式的鍊帶上,鍊帶的 米蘭織紋與面盤的一角互相重疊。透過這種徹底顛覆傳統的外型,時間的讀取在視覺 上被幾何形狀所取代了。

11. 黃金「法國之光」不對稱錶款 - 1978年

1978年黃金「法國之光」不對稱錶款
1978年黃金「法國之光」不對稱錶款,獨特等腰梯形錶殼,並同時顯示兩地時間。

1972年江詩丹頓獲頒「法國之光」獎項,該獎項用以表彰品牌一只設計獨特的錶款, 同款往後甚至催生了一整個經典系列。本款最早被稱作「梯形錶」,錶款的特徵是它 帶有弧度、人體工學極佳的等腰梯形錶殼,類似設計過去在錶界前所未見。它象徵了 1970年代,與傳統製錶語言截然不同,乃是透過新穎的幾何特徵以及對細節的仔細關 注來描繪我們對極簡的追求。由於能同時顯示兩個時區,這款1978年的錶款也被稱作 「跨國錶」,利用兩枚薄型的橢圓機芯在一對無時標的消光銀色面盤上驅動兩組道芬 式指針,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優雅。

12. 黃金“Harmony”矩形腕錶 - 1983年

1983年黃金“Harmony”矩形腕錶
1983年黃金“Harmony”矩形腕錶,配備鍍金面盤,搭載1010石英機芯。

隨著電池驅動的腕錶出現,緊接著是精準、小型、工業生產的石英機芯錶款,這些發 展不僅挑戰了製錶的機制,同時也挑戰了一個產業的美學語言,整個錶界正在吹起一 股創新的風氣。透過帶有全新美學設計的錶款,江詩丹頓在這波趨勢中的表現相當活 躍。搭載1010石英機芯的Harmony系列反映了此一美學訴求,尤其是這款1978年的 黃金圓角矩形防水錶款。一體式的鍊帶確保了鏡面拋光的寬版矩形鍊節與拉絲面盤之 間的對比得以自然呈現。

13. 黃白雙色金袖扣錶 - 1985年

1985年黃白雙色金袖扣錶
1985年黃白雙色金袖扣錶,9時位置飾有轉印數字,7時位置則開口露出了底下的擒縱輪。

江詩丹頓在1985年於日內瓦舉行的"Montres et Bijoux”展覽中推出了這只袖扣錶。錶 款獲得了最佳設計獎,但最終仍舊停留在原型階段。白色格紋的面盤設計成能夠融入 錶款搭配的襯衫,「變色龍」面盤的9點鐘裝飾有轉印的數字,7點鐘位置的開口露出 了底下的擒縱輪,諸如此類的細節都讓這款簡單、低調又極其瀟灑的錶款一躍成了西 裝男子的「盛裝」配件。擒縱輪視窗點出了本款裝的是機械機芯,這裡搭載的是著名 的1003機芯,厚度僅有1.64mm,長久以來都保有最薄機芯的紀錄。

14. 具備噴砂鉑金面盤的950鉑金Patrimony Excellence Platine懷錶 - 2011年

在錶界,鉑金通常都會留給各家品牌最獨特的作品。鉑金是一種稀有的金屬,需要12 頓的礦石才能獲得約30克,是密度最高的金屬之一,但它同時也非常細膩、柔軟而易 於延展——因此難以加工。江詩丹頓很早就開始在我們的貴重款式中使用鉑金,像是 這款Patrimony懷錶,同款屬於Excellence Platine系列的少數幾款之一,此一系列 只限量發行過50只。這款特殊的防水錶款帶有透明底蓋以及低調的噴砂鉑金面盤,盤 面的粉體會根據光線照射的方式反射不同的光澤。面盤點綴有細長的棒狀時標以及「 珍珠圓點」分鐘刻度,掃過盤面的尖頭棒狀指針則是由4400手上鍊機芯加以驅動。

15. 玫瑰金超薄「Historiques 1955系列」腕錶 - 2012年

2012年玫瑰金超薄「Historiques 1955系列」腕錶
2012年玫瑰金超薄「Historiques 1955系列」腕錶,乳白銀色面盤上備有金質時標以及細長的棒狀指針。

憑藉著僅僅1.64mm的厚度,江詩丹頓的超薄手上鍊機芯1003自從推出以來直到1976 年為止一直保持著同領域的最薄紀錄。此一對薄型製錶的追求乃是江詩丹頓對優雅的 認知,它不只需要最先進的鐘錶專業,還得具備一種敏銳的美感才能真正在這裡發揮 優勢。其中美感的部分可以從這款1955 Historique超薄錶款純粹、和諧的線條中得到 印證。本款於2010年推出,錶殼帶有馬爾他十字造型的錶耳;同款復刻了1955年推出 的二百週年紀念錶,搭載相同的1003機芯,採用了帶有金質時標的乳白銀色面盤以及 細長的棒狀指針。樸素的錶圈極盡優雅,整只錶以一種異常低調的方式彰顯出自然的 美感。

江詩丹頓簡約之萃經典時計錶展

江詩丹頓台北信義遠百A13概念店
時間:2023年7月20日(四) - 7月29日(六)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1樓
電話:(02) 2758-8896

江詩丹頓台中大遠百專賣店
時間:2023年8月1日(二) - 8月23日(三)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251號1樓
電話:(04) 2258-2558

責任編輯/CHUNJUI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