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裝飾技術無極限 卡地亞獨家五大技法開發

May 30, 2023

卡地亞CARTIER Ballon Bleu de Cartier鸚鵡花卉細工鑲嵌腕錶
Ballon Bleu de Cartier鸚鵡花卉細工鑲嵌腕錶採用花卉細工鑲嵌技法。

要在已知的藝術技法之外,找尋可移植在腕錶上的製作方式,只能不斷嘗試與想像,而卡地亞CARTIER在藝術裝飾腕錶上,一直都能領先潮流並帶起技術跟風。

Ballon Bleu de Cartier 鸚鵡花卉細工鑲嵌腕錶
以花朵鑲嵌面盤

在鸚鵡花卉細工鑲嵌款中,是以花朵拼貼成特定的鸚鵡圖樣,其原理與麥桿、木片鑲嵌等技法類似,不過原料的收集及處理更困難,卡地亞先收集各式不同顏色的花瓣,再來對每一枚花瓣進行裁剪,而每一片都必須裁剪成非常小的尺寸,才適合原本面積就非常小的面盤,然後使用了一種甘油,用以抵抗紫外線、讓花朵保持亮麗,再來才將花朵鑲嵌黏貼到厚度很薄的木片上,再貼付至面盤,成為鸚鵡圖樣的羽毛,綠、藍、黃的顏色看起來栩栩如生。

至於鸚鵡的鳥喙為黑色縞瑪瑙、眼睛為祖母綠、斑點則是以微繪琺瑯工藝完成,整個面盤需耗費十個小時才能完成。這項技法可謂整個市場首見,未來相信卡地亞會將此技術應用於其他圖樣,更能呈現一些自然生物的視覺立體效果。

Cartier D´art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y Watch
鎏金填彩美洲豹

卡地亞CARTIER Cartier D´art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y Watch
Cartier D´art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y Watch採用鎏金填彩單色琺瑯。

卡地亞所採用的鎏金填彩單色琺瑯(Gold Paste Grisaille Enamel),是更艱難的一種技法,它以金泥代替琺瑯料,繪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再經過燒製,與黑琺瑯底共同形成優雅的美洲豹。傳統鎏金是把金與水銀混合,加熱之後水銀蒸去,獨留金在胎板上,金粉經過各種方式乾燥後留在胎板上,不妨稱之為「鎏金」,卡地亞更以「鎏金填彩單色琺瑯」名之。

回顧琺瑯演變歷史,以金粉繪製圖案相對罕見,多半是遍塗背景或主題,如果以灑金粉的方式製作,也不會繪製成特定造型,多半用來呈現滿天星斗的氣氛或背景。要以金粉灑出豹形,完全是水磨工夫,一點都急不得。再經燒製、拋光,一層層加厚,因為金粉與琺瑯異質,所以拋光過程要更小心,要避免金粉剝落或意外傷到琺瑯,這個過程其實不難,只是耗時又會比尋常琺瑯技法更久。

黑色琺瑯也是這塊面盤的特點之一,黑金配色是琺瑯工法裡的大宗,傳統上多半是內嵌琺瑯採用這種配色,以黑色琺瑯與金胎或鍍金胎共同呈現圖案,而且多半與宗教有極大關係,很多時候出現在與回教有關的飾品上;因為與回教有關,因此圖案不會是人物或動物,而多採取簡單而重複的幾何圖形或是花草,因此傳統器物上幾乎不會出現黑金搭配的人物或動物。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ious Double Tourbillon
細微馬賽克拼貼

卡地亞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ious Double Tourbillon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ious Double Tourbillon採用馬賽克拼貼技法。

卡地亞在神祕雙陀飛輪上,加入了馬賽克拼貼技法,拼出同樣罕見的白色老虎圖樣,其美感效果簡直出奇的好。馬賽克拼貼的製作方式主要先將染色後的玻璃用超過攝氐800度高溫加熱,待冷卻後切成非常微小的方塊,然後將之拉長、再將之切割成使用在面盤的微型馬賽克片,直徑更小於1mm,負責製作的鑲嵌師必須本身對色彩有足夠的敏銳度及想像力,才能掌握最後的成品,尤其因為設計圖的不同,每一塊馬賽克的色調必須相互配合,甚至還必須考慮錶面的剩餘空間,加上錶面並非完整的一塊,例如陀飛輪視窗距離面盤邊緣就有一些空間,這些空間也必須延續主體的圖樣,故增加了製作的難度,但因為馬賽克的拼貼特性,鑲嵌出來的圖案能夠層次分明、栩栩如生,使得這只白色老虎,大幅增加了原本神祕雙陀飛輪的特性。

Rotonde de Cartier美洲豹裝飾腕錶
種在面盤上的金粒

卡地亞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美洲豹裝飾腕錶
Rotonde de Cartier美洲豹裝飾腕錶採用一種金屬珠粒工藝,稱之為「伊特 魯裡亞金屬珠粒」。

這款面盤上的美洲豹圖樣,是根據一門約興盛於三千至一千五百年前的珍貴工藝,稱之為「伊特魯裡亞金屬珠粒」(Granulation Étrusque),其以此技法裝飾的古代器物非常珍貴及稀罕,大概在一千年前的伊特魯裡亞(Étrusque)為其技法的鼎盛時期。卡地亞特別復刻其技法並使用於微型面盤上,簡單來說,此技法是一種金屬珠粒工藝,是將22K純金細線邊剪成小段、邊進行高溫加熱,當金段熔化、又遇室溫凝固就形成金珠,然後,再將這些純金珠粒一顆一顆置入需要裝飾的部位,並與金質底座粘連,整個過程彷彿是在面盤撒上純金的「種粒」,從而塑造出生動立體的浮雕圖案。過去使用在器物上,面積大、體積大當然較為容易,要使用在厚度1mm、面積不到30mm的面盤,可說難上加難。

Ronde Louis Cartier Filigrane
金銀絲細工鑲嵌

卡地亞CARTIER Ronde Louis Cartier Filigrane
Ronde Louis Cartier Filigrane採用金銀絲細工鑲嵌技法。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王朝的珠寶上就已經出現的Filigrane金銀絲細工鑲嵌技法。

卡地亞在研究後重現金銀絲細工鑲嵌技法,是先把一條一般的22K金金線加以扭轉,使金線成為扭索狀,再將扭轉好的金線壓扁,用捲繞的方式讓金線成為一長條、但其實是一圈一圈、如同電話話筒線的狀態,接著把每一圈都裁剪下來,用鑷子把每一圈再捲成像日文字「の」、以焊槍熔接每個小圈,形成一個如數字8的線條,每個8再彼此熔接,逐步擴大形成一片金網,然後根據已經鏤空好的美洲豹金質框架,把金網鑲嵌進每一塊鏤空框架中,平均共有1000個金圈在鏤空面盤上,整個過程足足得耗時一個月、純手工製作完成,也因為是純手工,每一款的金圈紋路都不盡相同。

資料提供/卡地亞CARTIER 0800 373 888
文/劉必祥 138-特

延伸閱讀: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 藝術傑作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