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錶門檻的降低如何改變了「產品平衡」

Apr 13, 2021

一支錶的完成度包含了各方面品質的平衡,好要好得很協調,普通也該普通得很協調,只有一個地方特別突出反而會讓其他地方看起來更糟。

最近在看新錶的時候忽然生出了一個過去自己沒有的心得。評論錶款我們常常會提到平衡、協調之類的字眼,這裡指的多半是單純設計上的比例和配色,不過在此之上或許還有一種更籠統、更整體性的「產品平衡」。舉例來說,長久以來市面上都存在著許多錶款它們外型突出,甚至作工也不俗,但內裡搭載的卻是極其平凡乃至於廉價的通用機芯,像這類錶款就是一種產品平衡不甚協調的例子。這些產品在過去二十年間已經成了鐘錶市場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而我們面對它的態度也從批判、檢討到逐漸與之和平相處(儘管還是有人不能接受);從品質整合的角度來看一支錶的內外存在著如此落差自然不會是件好事,但如果這裡的機芯在性能上表現無虞,老實說這種組合對最終產品的呈現並沒有太大的實質影響(只要你不做透明底蓋)。

不過近期讓我重新思考所謂產品平衡的新錶卻是以另一種更破碎的形式在反映這個問題:它們的錶扣也許採用了高檔費工的結構,但表面的打磨卻頗為粗糙;錶殼或面盤的造型也許相當繁複,但細部的收邊卻禁不起近看、手摸。分析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的理由可能有很多面向,也許是因為現在CNC的技術普及,小批量的外裝部件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切削出複雜的造型,但細節過多也會增加後續打磨的難度,同樣的成本規模並無法負擔相關的人工費用。

代工源的分散說不定導致了一些問題,即便不論那些檯面下的亞洲代工廠,即便在歐陸本地近年也出現了愈來愈多中小型的作坊,這些做錶殼的、做面盤的各有各專精的價位/品質水準,將它們組合起來的時候如果沒能掌握各個部分的平衡的話往往會做出面盤看起來很高檔、錶殼卻顯得很廉價的尷尬成品。

然而製錶原本就是一門高度分工的產業,類似的問題理論上從懷錶時代到今天都有,真正導致這種現象的也許不是產業的體制,而是主事者本身的經驗和素養。如果今天我的成本是固定的,那我就要妥善地分配尋找合適的代工廠,讓成品的每個部分看起都像是同一個價位的東西,如果繁複的造型會導致我後續無法打磨,那麼我就應該要修改設計,確保後端的製程能夠有足夠的預算好好收尾。

諸如此類的眉角都要仰賴長期從業的經驗或是精準品管的眼光來加以整合,而要獲致這些能力,要嘛就是做得夠久,要嘛就是花錢去雇用那些做得夠久的人,問題是製錶門檻的降低造就了愈來愈多的新牌子以更低的資本入行,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既無資歷也沒錢請人,只能土法煉鋼摸著石頭過河,如果不能忍受必須打掉大量的原型、慢慢磨出各方面表現都足夠平衡的成品的話,這些品牌初期的產品恐怕很容易有協調性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新興品牌,有些大集團的中低價位牌子早幾年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錶廠同樣經歷了「部分過去的高端技術現在可以廉價取得了」的過程,導致那個時期的錶款急急忙忙地引進了某個新技術、卻沒餘力將產品的整體品質拉到同等的水準,許多造型繁複卻打磨粗糙的錶殼基本上就像是這種製程下的產物。

照這麼說來製錶門檻的降低反而是一種錯誤了嗎?當然不是,這裡只是凸顯了產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經驗和素養對於產品平衡能起到的作用。能夠輕易跨越的門檻對小資本的廠商而言是一份邀請,但也是一項考驗,儘管現在你拿得起這把強大的武器了,但要打贏這場仗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