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主流的反動能有多少市場?
Aug 6, 2018
百達翡麗的2018年度新錶巡迴展在月初開跑了。前幾天看到一位前輩在報導到這次錶展的時候刻意把現在市場上最關心的Ref. 5740、5968這些運動錶推到了比較後面,相對地把5270這些風華不再的正裝複雜功能錶拉到了前排最好的位子(我知道風華不再這個詞看起來很刺眼,但我心裡真的是這麼想的)。這裡如此安排很明顯地是對目前市場上不理性的跟風的一種反動,前輩在文章中也開宗明義地點破了這一點;這種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事實上我自己在規劃文章議題的時候也常常會故意跟趨勢對著幹,只是回顧過去我們做過的這些反動之舉,其中的動機固然彼此之間有著微妙的差異,而最後造成的影響也往往未必是我們一開始預期的(或是根本沒造成影響)。
前一陣子有同業找我來談帝舵今年的新款。很明顯地今年勞力士的熱度是比帝舵要來得高的,不過正因為如此我反而比較樂意去講帝舵,反正講勞力士的也不差我一個,而同樣是帝舵今年的新款,與其談Black Bay GMT我又更有興致多聊聊小徑版的BB58或是BB36,總之就是要往愈少人講的地方鑽就是了(我承認這是一種討人厭的個性)。
從良善的立意來看,像這種反其道而行的切入點有時候是在平衡報導,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少數話題款給吸走了,為了讓一些被冷落的好錶得見天日這裡我們會另外做球給它們;另一種狀況是如果目前一窩蜂的情形本身並不健康——比如說超定價或是配錶,這個時候刻意不去講它也是不想淪為炒作的推手,更何況最開始一窩蜂的情形本來就有一部分是我們媒體起鬨的,這個時候消毒一下也算是在贖罪。 至於沒那麼良善的立意就相對單純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標新立異,反正主流已經有那麼多人在捧了,貿然跟著跳進去我也講不出什麼新意,既然這樣還不如講些不一樣的說不定還能賺到一點新鮮感。問題是不管立意如何,以結果來說我都覺得到頭來我們沒改變什麼,金鷹不會因為前輩的那篇文章就忽然有貨了,BB36也不會因為我說了它的好話就變得要排隊,我們的所作所為到最後充其量只能在激流中打出幾個漣漪,或是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而已,甚至以標新立異來說也未必有賺到點閱率(相信我,通常都賺不到)。
而追本溯源,反動這種事從來都不是由我們發動的,記者想要報些非主流的東西前提是市場上要有非主流的東西讓我們報,是有品牌想要另闢藍海做些不一樣的錶才會輪到我們來標新立異幫他們捧場,而他們這種跟潮流對幹的行為結果同樣難以預料。
昨天收到《日本經濟新聞》的電子報,裡頭有一篇在談錶界趨勢的文章把「小徑」也列為今年的關鍵字之一;最近我看到講小徑錶熱起來了的論調時都會很小心,因為就我看來小徑錶熱是熱在品牌那邊,回歸到實質銷售的話市場上受歡迎的仍然是大錶,至少在台灣是如此。品牌投入小尺寸產品一定也是感受到了市場的變化,但這裡所謂的變化應該還只是一個徵兆,而非已然形成了一種趨勢,現在投入仍然帶有反動的意味,圖的是運氣好的話自己也許會成為搶得先機的那一家。問題是我們媒體去錶展覺得看到了很多小徑錶,回來就寫說小徑錶是今年的趨勢,但反觀市場賣得好的仍然是大錶,這裡我們所謂的趨勢其實只是一種局部、單方面的現象而已。
話說到這裡什麼是趨勢、什麼是反動好像變得愈來愈混亂了,總而言之以結果而言趨勢應該是市場說了算的,品牌和媒體可以帶風向、可以嘗試撥亂反正,但到最後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我們身為記者那一點微薄的裡想性就寄託在這一切的不確定上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