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為了設計而存在― CHANEL國際腕錶總監專訪

Jun 15, 2018

CHANEL國際腕錶總監Nicolas Beau解釋CHANEL自製機芯有著看似不同、卻類似的關連細節在其中

CHANEL採用與傳統高級製錶相反的研發方式,我們會先思考出設計面,接著,才來尋找技術的解決方案。」CHANEL國際腕錶總監Nicolas Beau(以下簡稱Nicolas)如此解釋著CHANEL在自製機芯研發的戰略。

2016年開始推出自製機芯的CHANEL,確實,其時程並不算早,但CHANEL本身在高級鐘錶市場所扮演的角色就相當特殊,是挾著強大的設計與時尚語言,得以讓品牌腕錶攻城掠地,是故自製機芯的出現,並非僅僅隨著市場的趨勢、為了機芯升級而升級,更必須符合CHANEL對高級製錶的解讀。

垂直輪系的機芯結構是Calibre 3一大特點,同時刻意的露出下方的齒輪輪系,在鏤空的弧線機板跟剛硬的齒輪中取得平衡

今年,自製機芯的發展已來到Calibre 3,是一枚垂直輪系造型的鏤空三針機芯,Nicolas指出,從13這三枚看似各有個性、搭配不同系列的自製機芯,其實是有它的連貫性存在著:最初,考慮到高級製錶的核心除了複雜功能,講究的是機芯的機械感、堅毅的齒輪線條等等這類吸引男性的視覺元素,所以Monsieur de Chanel 腕錶的Calibre 1以圓弧線條貫串包括發條盒、中介輪系、擒縱系統等等,著重真實的表現出機芯結構的細膩感,Nicolas接著強調,除了符合品牌主觀的美學,Calibre 1還定下了日後CHANEL自製機芯的必備元素及標準:包括象徵自製機芯印記的獅子圖騰、細緻的齒輪表面打磨修飾、弧形的機板與錶橋線條等等。

接著搭載於Première鏤空山茶花腕錶系列中的Calibre 2,則不再突顯複雜功能,反而試圖表現CHANEL最擅長的女性特質,所以初期是先畫出了CHANEL代表性的山茶花圖騰,雖然僅是一枚兩針的鏤空機芯,但技術團隊卻試圖讓機芯的所有齒輪,可以配合弧形相連的花瓣形鏤空錶橋線條,使其無違和感的隱藏於機芯背後,這就是設計優先於技術的一大挑戰。

有了自製機芯的技術基礎,才能把每枚機芯重新改造,用相同的基礎,變化出不同的視覺及款式。(圖左至右分別為Calibre 2.1、Calibre 2.2)

「你會發現Calibre 3,是介於12兩者之間的中性設計,就如同Boy Friend的概念。」Nicolas表示,除了垂直造型的機芯結構是Calibre 3一大特點,其實CHANEL是刻意讓機芯露出在夾板之外,不像Calibre 2嬌羞的隱藏在山茶花之後,為此,機芯齒輪就必須與機板整合打磨的表面紋路、鍍層色系等等,使得機芯既有剛毅的機械感,也有柔軟的弧形鏤空線條。

面對所有的細節審慎思考、不只追求製程的複雜而複雜,Nicolas表示,這就是CHANEL之所以在第一枚機芯Calibre 1推出前,足足花了五年的時間,逐步建立起一支8人團隊,專事自製機芯的設計、研發、組裝等等,另外,CHANEL還與獨立製錶師Romain Gauthier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具備精密微工程背景的Romain,其自有品牌不僅深得獨立製錶大師Philippe Dufour真傳,更是許多高階品牌機芯背後的影武者。

由獨立製錶師Romain Gauthier專事生產CHANEL自製機芯8成以上的零件,確保了CHANEL腕錶穩定的性能

「在2011年,CHANEL正在為高級腕錶機芯研發計畫尋找零件供應商,我們在巴塞爾會面,很迅速地便決定一起合作。」Romain說。CHANEL更視高級製錶為其品牌旗下一項長遠的計劃,並向Romain提議入股成為他生產體系的夥伴,不僅能挹注他品牌的發展,同時讓CHANEL自製機芯的未來長治久安。

所以RomainCHANEL生產自製機芯超過八成的高品質零件,等於確保了CHANEL機芯的穩定,同時他與CHANEL團隊一起研究如何讓零件提高精密度、硬度、薄度等等科學製程,使機芯在經過鏤空、薄型化後,依然能保持必要的耐用度。

自製機芯的開展,等於替CHANEL開啟了另一扇門,除了強化自身的技術能力,同時也累積了足夠的數據資料庫,精進每一枚自製機芯的品質,甚至加入變化,例如2018年的Calibre2.12.2等等,就是藉由既有的機芯基礎,變化出新的視覺、延伸出新的款式,這一切如果沒有自有技術,就很難用CHANEL獨特的設計語彙表現出來。

Nicolas認為, CHANEL對高級製錶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CHANEL明白,機芯牽涉很多細節包括總體設計、金屬材料、結構組成等等,如果沒有自製技術的親身投入,許多意外總會在預料之外發生,經過累積學習解決的經驗,才能維持品牌腕錶的品質不墜、並在未來不斷提升,這就是CHANEL永續經營的製錶態度。

 

資料提供/CHANEL 0080-185-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