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鐘錶避震器與降落傘避震器
Feb 15, 2018
很常聽到關於機芯避震的討論,不過,手錶需要避震嗎?避震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其實避震器主要是因應腕錶的誕生才出現的發明,畢竟以前懷錶都是放置在口袋裡的模式,造成擺輪軸心損害的機率的確不高,但隨著腕錶的普及,手錶要開始面對劇烈的撞擊力,遇到過大的外力撞擊,勢必會受到損壞,因此避震器對腕錶來說是很關鍵的存在。
發明陀飛輪的寶璣先生,在1790年研發出Parachute降落傘式避震裝置,主要的原理就是將寶石軸承底座與擺輪夾板分離,並固定在一個C字型的長型簧片上,每當遭受外力撞擊時,寶石軸承底座就會在短時間內產生位移,並由簧片吸收衝擊的力道,同時被具有彈性簧片導回原位,以減低擺輪軸心損壞率;這就像降落傘緩衝下墜速度的概念一樣,因而稱之為降落傘避震器。這款革命性的設計,雖然未普及於其他懷錶,但是分離式的寶石軸承底座與具彈性的簧片結構,卻是之後所有避震器的主要雛形,直到現在寶璣Tradition系列的錶款也都還採用這項裝置。
後記補充
在多項寶璣大師影響深遠的鐘錶發明中,降落傘避震器(Pare-Chute)是現今機芯避震器的始祖,如果沒有這項發明,細如髮絲的擺輪軸尖將禁不起大一點的震盪與衝擊,很容易故障,也因為如此,寶璣在十八世紀末就開始構思機芯抗震的方法,1790年寶璣將擺輪軸尖改為圓錐形,並開始測試各種型式的降落傘避震器,到了1792年起製作的自動懷錶(寶璣的另一項發明)已全部裝載這種避震器,後來還應用到所有的寶璣懷錶中,最後於1806年在國家級的展覽中公布了終極的降落傘避震器版本,隨後影響至今,包括20世紀的Incabloc、Kif避震器都是從寶璣的概念而來。
那個年代很流行以實驗來驗證傳聞,當時在寶璣的重要客戶法國主教塔里蘭(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家裡舉辦的聚會中,寶璣順勢將裝載降落傘避震器的懷錶丟到地上,其中一位賓客撿起懷錶檢視,發現懷錶竟然如常運行。寶璣的優異製錶工藝再次不脛而走!
延伸閱讀:因加百祿避震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