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蒔繪面盤是什麼?(上)
Jan 16, 2018
近年來,為了追求錶款的獨特性,各大錶廠可說是煞費苦心,從自製機芯、錶殼材質再到面盤材質,都是過去錶壇上未曾見過的設計。早期的面盤,除了傳統的機刻雕花與大明火琺瑯之外,幾乎沒有使用其他特殊工藝。而近幾年所出現的漆藝與蒔繪面盤,更是首見於腕錶之上。
漆藝(漆器工藝)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人們早已將生漆塗抹在木製容器的表層,可提升其耐用性。隨後,漆藝在中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在清朝時開始衰落,並由日本開始發揚光大。目前常見的漆藝作品,主要以木胚作為胎體,然後重複上漆、研磨、上漆再研磨,日本著名的輪島塗漆器,至少要經過124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漆器。
不過最早期的漆器,自然是屬於比較單一的顏色;但隨著人們對於美感的要求日漸提升,也開始在漆器上增添不同的技藝工法。首先是最簡單的呂色(Roiro),也就是類似拋光的步驟;在完成上塗的步驟後,使用專用的研磨炭塊加水研磨表面至光滑後,接著再重覆塗生漆再研磨,是要讓生漆產生獨有的光澤與質感。
因此,身為日本製錶大廠的SEIKO精工,在2011年開始將漆器工藝的技術運用在腕錶之上。當時的Ananta潛水計時碼錶,其面盤的製作,請來了日本傳統漆藝中,有「加賀蒔繪」巧匠稱號的漆藝家田村一舟(Isshu Tamura)製作。
為了要讓漆能夠附著於金屬材質面盤上,必須先透過打磨來破壞金屬表面的光滑。此外,田村一舟選擇「駿河炭」紋理、硬度都最適合的木炭來作為研磨材質。打底完成後的「上漆」動作共分成「下塗」、「中塗」和「上塗」三層。
下塗相當於底漆,在這個階段要經過高溫加熱,確保底漆不會從金屬面盤上剝落;中塗的目的為增加厚度,上塗則是要達到平坦的表面,三層塗裝同樣都要透過塗色、打磨、再塗色的反覆操作才得以完成、前進到下一個步驟。
每一道工序皆須經過反覆工序,其中光是下塗便要花上兩週,可想而知其細心的程度。收尾包括了拋光和上清漆, 由田村一舟在位於本州西岸的金澤工作室內,以手工研磨面盤至光滑無比的程度,這是仰賴職人本身的直覺和累積的經驗,才能完美的展現傳統技藝;而這種「漆黑」面盤才是真正的烏黑,不僅是美觀而已,更能突顯出指針與刻度上的夜光顯示。
在2012年,精工再推出另一款Ananta計時碼錶,同樣使用田村一舟先生特別漆製而成的面盤,並透過溫潤漆黑色澤,呈現出「隈取」藝術的紅色線條之美與戲劇張力。而2015年,精工則是在Presage系列中,推出「青黑漆」與「茶漆」兩款漆藝腕錶,有別於以往的黑色面盤設計,同樣是由田村一舟製作。
文/陳韋仁
延伸閱讀
<漆藝、蒔繪面盤是什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