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動能新樣貌 A. LANGE & SÖHNE Lange 31
Oct 20, 2017
在2007年,朗格首度發表動能長達31日的Lange 31腕錶,不僅輕鬆跨越先前的多日鍊記錄,所擁有的恆定動力結構,更能提供穩定的走時動能。而2017年,朗格則是首次推出灰色面盤,並搭配18K白金錶殼的新款式。
大約在2000年前後,鐘錶業開始掀起多日鍊錶款的熱潮,從7日、8日鍊到10日鍊,是早期懷錶或是腕錶曾推出過的設計,雖然現今多了三個或四個發條盒的新組合,但是發條盒的動能,都是直接透過走時輪系傳遞至擒縱結構與游絲擺輪。但是如此一來,發條滿鍊與動能末端時的差距過大,容易造成穩定度不佳,以及精準度的問題。
因此,即使透過先進的技術,以及優異的金屬材料,多日鍊錶款的發展仍有一定的瓶頸,江詩丹頓與積家所推出的14日與15日鍊錶款,已經是傳統走時輪系的最大極限。所以,當A. LANGE & SÖHNE朗格於2007年推出動力儲存長達31日(744小時)的Lange 31錶款,的確是震撼了鐘錶業界;而這也意味著,使用者只須每年替錶款上鍊12次,便能確保機芯一整年的運作,這是過去腕錶從未能達成的目標。
而Lange 31一舉突破腕錶在多日鍊領域的侷限,成為首款超過一個月儲能的腕錶,最主要在於內部的L034.1機芯使用兩個上下重疊,且直徑達25mm的雙發條盒結構,佔據了機芯近四分之三的面積。其內部的發條分別長達1,850mm(1.85米),是傳統發條長度的五到十倍,在上滿鍊之後,其能量足以將100公克的巧克力推升至3.2公尺的高度。為了應付此強勁的動能,朗格捨棄了傳統的錶冠上鍊模式,改用早期懷錶所使用的「鑰匙上鍊技術」,透過將鑰匙插入藍寶石水晶底蓋的方形插槽,即可轉動強而有力的主發條,其鑰匙整合了止逆棘輪和扭力限制器。
由於雙發條盒的動能如此強大,透過傳統的走時輪系傳遞至擒縱結構與擺輪游絲時,必定會損壞纖細的擒縱結構。所以,朗格採用特殊的恆定動力結構,透過四番輪(小秒輪)上方所加裝的三角凸輪(可由透明藍寶石軸承窺見),以及中間的恆動游絲(Remontoir Spring),搭配左側槓桿內的棘輪與紅寶石擒縱,可將發條盒傳遞來的強大動能,降低為適當的扭力,並每十秒會捲緊恆動游絲,讓四番輪持續轉動並推動擺輪。如此一來,Lange 31不僅可減低雙發條盒所帶來的強大動能,同時可確保機芯在31天的時間內,都能擁有穩定的動力來源,並且提升機芯的精準度,可說是一石二鳥的絕佳設計。
朗格在2007年首次推出Lange 31錶款時,採用鉑金材質,並且在相隔兩年之後,推出18K玫瑰金材質,兩款腕錶都是採用銀白色面盤。而朗格在2017年的S.I.H.H.日內瓦鐘錶展,發表首款使用灰色面盤的Lange 31錶款,並搭配18K白金材質錶殼。由於內部的L034.1手上鍊機芯,尺寸達37.3mm,因此錶殼的直徑也來到45.9mm,即使採用比鉑金還要輕盈的18K白金材質,錶款仍然具有相當的份量。透過藍寶石水晶鏡面底蓋,可以窺見L034.1機芯所使用的傳統德式工藝,由藍鋼螺絲固定的黃金套筒、手工雕刻的擺輪夾板以及鵝頸式微調裝置,展現朗格對於製錶技藝的堅持。
而諾大的灰色面盤,主要分為三大區域。其中面盤的右側,是超大的31日圓形動力儲存顯示,幾乎佔據面盤的右半側,也代表朗格對於本款腕錶的驕傲;當指針指向紅色區域,代表動能即將耗盡,需要替發條盒上鍊。此外,面盤的左上方,是朗格最著名的大日曆視窗,使用者可透過錶殼十點鐘位置的按把,快速調整日期功能,六點鐘位置則是小秒針,具有停秒功能。
A. LANGE & SÖHNE Lange 31
直徑45.9mm 18K白金錶殼/時間指示、大日曆與動力儲存顯示/L034.1型手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744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限量100只/參考價NTD 4,673,000
文/陳韋仁 攝影/劉信佑 91-封
資料提供/A. LANGE & SÖHNE (02) 27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