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空機芯與神秘錶首次結合 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神秘小時鏤空腕錶

Jul 18, 2017

直徑42mm 鈀金錶殼/時、分指示/9983MC型手動上鍊機芯/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參考價約NTD 2,300,000

2017年的CARTIER卡地亞在高複雜功能這一塊,著力的似乎沒有以往來得猛烈,今年除了Rotonde de Cartier三問雙重神祕陀飛輪之外,全新的高複雜功能數量不多,大多是材質或細節的改款,因此這只首次以神秘錶結合鏤空機芯的Rotonde de Cartier神秘小時鏤空腕錶,算是卡地亞今年較有話題性的設計之一,雖然2013年就推出過Rotonde de Cartier神秘錶,但那時尚未搭載鏤空機芯,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款神秘錶並沒有限量發售,可見卡地亞在幾年前就已具備量產神秘錶的實力。

神祕錶是卡地亞歷史中很重要的一個符碼,雖然早在1839年,第一座單指針的神祕鐘就已經被製造出來,但卡地亞是高級鐘錶領域中,最早製作出神秘鐘的品牌,說起這段歷史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當時才華洋溢的製錶師Maurice Coüet,受到卡地亞創辦人Louis Cartier的賞識,在1911年成為卡地亞的專屬供應端,隔年正式發表第一款神秘鐘。不過將神秘鐘的概念發展成神祕錶,則是要到2006年了,Santos 100是卡地亞旗下第一只神祕錶,後來才開始陸續出現在品牌其他系列中,2013年的神祕雙陀飛輪、2016年天體運轉式神祕陀飛輪、2017神祕陀飛輪三問,展現出卡地亞的每一步進化都沒有偏離本源,而是用逐漸強化的技術實力創造出新一代的經典。

從正面看起來如漂浮般的時分盤,是分別將兩根指針固定在不同片水晶玻璃上、再藉由邊緣齒輪的帶動而運作,輪系的排列都集中在時分盤的另一側,機芯夾板也巧妙地形成視覺遮蔽

隨著技術力的提升,近幾年的卡地亞對於鏤空機芯也有著不少著墨。2009年初次亮相的9611 MC手動上鍊機芯,以8000 MC為基礎,做出結合面盤上羅馬數字時標的鏤空設計,搭載在當年的Santos 100錶款之上,後來逐漸發展出9600 系列機芯。後來Santos DumontTank MC等系列都搭載過鏤空機芯,2015年還為錶殼形狀不規則的Crash推出量身打造的鏤空版機芯,2016年的Clé de Cartier更推出全自製的9621 MC機芯,它是卡地亞歷年的鏤空機芯中第一個自動上鍊的版本,可見品牌每一步都有著細節式的進化佈局。

9983 MC手動上鍊機芯的輪系規劃集中在時分盤的另一側,形成彎月形的排列,因為機芯鏤空之故,在空間安排和視覺規劃上,部分夾板也以水晶玻璃取代金屬材質打造

2017年的新作神秘小時鏤空腕錶,是卡地亞第一次將鏤空機芯和品牌的另一個經典元素「神秘錶」做結合,一次結合了兩個識別符碼,即使不看品牌名稱也可以一眼看出是出自卡地亞之手,這是專業的最高境界。

神秘錶時分盤上的兩根指針,像是漂浮在面盤上一樣,看起來沒有任何齒輪零件和它連結,但其實是運用了水晶通透的特性,將兩根指針分別固定在不同的兩片水晶玻璃上,再藉由玻璃外緣齒輪的連動,慢慢帶動時、分針的兩片水晶玻璃,讓走時得以順利作動,因為以機芯橋板巧妙遮蔽輪系的設計,從正面看起來就好像是無重力漂浮狀態般的懸空,產生一種幽靜的美感,翻到錶背才得以窺見輪系的排列與固定的夾板。

羅馬數字時標的鏤空成為機芯組成的一部分,細看時標正面以霧面打磨、邊角則細膩地用拋光處理,依稀可見隱身在下方的齒輪輪系,細節用心、視覺感也很通透

錶款搭載的9983 MC手動上鍊機芯,大部分的輪系都集中在時分盤位置的另一側,和2013年神秘小時搭載的9981 MC相比,輪系結構大致上是相同的,只是因為機芯鏤空之故,必須取消一些零件,除了空間運用的考量,視覺上也顯得不那麼繁複。9983少了9981擺輪上的品牌"C"字形快慢針,9981的部分金屬夾板也以水晶玻璃代替,為的就是鏤空機芯看起來更通透。質地堅硬也很容易碎裂的藍寶石水晶玻璃,卡地亞以DRIE切割技術加工,切割出精準對應的組裝孔,又能讓玻璃不會在切割過程中產生裂痕。而為了避免神祕錶的水晶玻璃在組裝過程中,會落入灰塵導致前功盡棄,因此卡地亞還設立了專門組裝神祕錶的無塵組裝室,出廠前的每枚腕錶經過約五百次的撞擊、一公尺高度墜落等測試,確保每只神秘錶的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品質都沒有問題,才會正式出廠,每個環節都是細膩的學問。

攝影/劉信佑 資料提供/CARTIER 0800-37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