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錶迷的話
Jun 30, 2017
上星期幫一位同業做訪談的時候,對方(在我聽來)很憂心地跟我聊到了錶界未來會怎麼看待傳統錶這一塊。話題是從LVMH Group開始的,他說他最近剛訪過Jean-Claude Biver的兒子、目前總管HUBLOT大中華市場的Loic Biver,據說在訪談中對方反覆強調接下來將集中力道在千禧世代的消費者,也就是產品上會繼續主打年輕化的奢華運動錶。HUBLOT要這麼做應該沒什麼人有意見(也不意外),但我們比較在意的都是同集團的豪雅和ZENITH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尤其在今年錶展ZENITH又推出了Defy El Primero 21之後,未來這三家的錶會不會真的變成大中小號的Big Bang呢?
當天的話題大致上是這樣的走向,其實不是什麼很新的觀察,不過每次聊到總是會令人滔滔不絕。我說基本上我贊成Biver父子的政策,甚至我認為到現在還不在千禧世代上想想辦法的牌子才比較令人擔心,不過另一方面我也不認為豪雅和ZENITH會放掉傳統錶的這一塊,別的不提豪雅今年就還有Autavia復刻版這個重點,我猜他們應該是採取雙箭頭的方式,從兩邊的消長比例來判斷接下來的趨勢。
其實不只是目標消費者,我認為品牌本身的管理階層也應該進入世代交替了,尤其是在看到了Richemont Group年初的大換血之後更是坐實了這種感覺。《aBlogtoWatch 》的Ariel Adams常常苦口婆心地寫文章給品牌提出管理方面的建言,歸納他的眾多論述我認為他對品牌經理人最重視的有兩點,一是要導入新世代的銷售思維(主要是指網路),一是要真的,真的很喜歡錶。第一點過去幾年已經有不少品牌在努力了,剛好前兩天沛納海還發表了他們家第一款品牌直營線上商店的限定款731,總之這是一件大家都已經注意到的事,比較微妙的是第二點。
做錶賣錶的人要喜歡錶乍聽之下好像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如果光從一份工作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人應該也都承認要「樂業」其實是一種可遇卻未必可求的機緣,這麼一想又覺得好像不應該太苛求這些品牌經理人,同時也對那些真心愛錶的老闆們產生另一番敬意。話雖如此,偶爾有些品牌做出讓人質疑「他們到底懂不懂錶啊」的決策時我們還是會忍不住抱怨,尤其是當業內有愈來愈多在錶界資歷尚淺的管理階層時這個問題就又更令人擔心了。
在我看來今天如果你要run一個鐘錶品牌自己卻又沒多喜歡錶的話,要嘛就是學著喜歡上錶,要嘛就是多問問那些喜歡錶的人,搞懂他們在想什麼。Hodinkee在這裡就扮演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前幾天Hodinkee剛剛發表了他們跟豪雅聯名的限定版Carrera Skipper,消息一出再一次地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Hodinkee並不是第一個跟品牌聯名的網路媒體/社群,但他們家有良好的品味、優秀的企劃能力、以及一票骨灰級的錶迷做編輯,所以由他們推出的聯名款就是更能打動玩家,而並非只是賣限定而已。
而從品牌的立場而言,Hodinkee在這裡扮演的就是一個傳達錶迷心聲的角色,透過這種方式品牌得以更準確地做出買錶人想要的產品,而這也正是我們要求品牌經理人得真心喜歡錶的這項資質所能帶來最大的好處。仔細想想豪雅最近做了很多這種採納玩家意見的事,之前上網票選Autavia復刻版本的活動同樣也是直接在跟錶迷對話,諷刺的是Biver絕非不懂錶、不愛錶之人,連他尚且如此汲汲營營地想知道買錶人到底要什麼,其他對這個產業初來乍到又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人又如何敢悶著頭自顧自地經營品牌呢?
曾任專業鐘錶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為海內外多家華文媒體提供高級錶相關報導和文章。長期從事錶界工作,對目前製錶業的趨勢,以及專業鐘錶媒體的發展有獨自的觀察和意見,有志從體制外建立鐘錶評論的新價值。